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李香 祁琭 林泽轩 李昀娇)
近日,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团委统一部署下,自动化学院精心组织的校重点社会实践团队——自动化学院“红色血脉永赓续,强国使命勇担当”实践队,赴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在沙洲村探寻“半条被子”精神的时代意义,用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以实干之笔书写青春华章。

走进一座村庄,用“倾听”厚植红色基因
1934年11月,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首站就选在了汝城县沙洲村。如今,沙洲村远山如黛,河水潺潺,青瓦白墙的湘南屋舍鳞次栉比,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
7月14日,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卓武前往湖南汝城沙洲村看望实践队师生,一起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并与师生开展沉浸式交流座谈会,同行的还有校团委书记王亚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苏雷、党委副书记李香。参观学习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担任讲解员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在讲解中穿越时空与大家相见,故事里所展现的党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激励了实践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决心。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卓武为同学们讲授“党史学习教育课”
交流会上,陈卓武副书记对实践队同学们昂扬的青春斗志表示肯定,并给在场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在实践中奉献自我。二是在实践中锤炼自我。三是在实践中升华自我。同时,要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时代意蕴和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要价值,让“红色印记”从一个“我”传递给无数个“他”,让“红色基因”流淌在每一个广工青年的血液之中。师生们认真聆听陈卓武副书记的寄语,纷纷表达要以红色的火种,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将“半条被子”传递出的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带回南粤,播撒到每一位广工青年的心田。

实践队成员担任“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志愿者
7月15日,实践队同学们主动要求到“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担任志愿者,以切实的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志愿服务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化身志愿讲解员,还积极对参观游客进行引导、维持陈列馆秩序,并帮助搬运物资、整理书籍,只要是目光所及、需要帮助之处,都有实践队成员的身影。“同学们又能干又热情,有你们帮忙真是太好了。”馆内工作人员对实践队赞不绝口。
向往一片农田,用“奉献”助力沙洲振兴
“‘半条被子’精神就是一种奉献精神。”赖敏成向实践队说道。7月16日,实践队寻访助力乡村振兴的榜样人物——沙洲农旅示范基地果蔬种植户赖敏成。赖敏成从13岁开始务农,为了助力建设农旅示范基地,他毅然决然地种植起了奈李,至今已有320亩果园,是沙洲村最大的果园。但目前,整片果园都还是采取的人工浇灌、采摘。同学们纷纷感慨,自己作为自动化学院的学生,应当将专业技术与乡村实际相结合,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脚踏实地、服务所需、行而不辍,今后必定带着专业技术回到沙州村,用人工智能的先进科技推动果园发展。

实践队成员帮忙采摘奈李
随后,实践队成员顶着烈日,下到田间地头,进入果园里摘果、搬运、分拣,时值收成之季,实践队同学用实际行动奉献劳动之力。
融入一方百姓,用“调研”点亮初心之炬
经过几天的实践活动,实践队了解到,沙洲村原是一个偏僻荒远的小乡村,适龄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下当地的老人和儿童守着田地和老屋,年轻人不在身旁,导致老人们对先进科技缺乏认知,尤其是对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不熟悉,正是如此,这些群体也成了诈骗的主要目标。
为助力沙洲村反诈防骗工作,进一步提高沙洲村民们的反诈防骗意识,身体力行弘扬“半条被子”的精神,7月17日,在汝城县沙洲派出所的指导下,实践队队员开展了反诈宣传及调研活动。实践队以最常在老年人群中出现的养老诈骗为主题,用生动鲜活的案例、简洁通俗的言语向沙洲村民讲解反诈知识。实践队还总结了一系列防范养老诈骗的关键词,并告诉村民们,听到“投资”、“保健”、“中奖”、“公检法”、“子女危急”、“银行卡”、“转账”等关键字眼务必要格外警惕。

实践队成员深入村民家中进行反诈宣传及调研
本次调研活动共发放100份宣传资料及100份调查问卷,经过数据整理、信息分析,实践队形成一份有关沙洲村遭受诈骗情况的调研报告。7月18日,在沙洲派出所会议室内,沙洲派出所民警围绕实践队提交的调研报告,与实践队同学们展开交流座谈。
实践的青春最美丽,青春的实践最有益。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红色血脉永赓续,强国使命勇担当”实践队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走进沙洲、服务沙洲、调研沙洲,深刻领悟“半条被子”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实践队将握紧时代的“接力棒”,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激发“功成必定有我”的豪迈,将“半条被子”精神带回大湾区,动员引领南粤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接续奋斗、奋楫笃行。
责编:刘建军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